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 > 正文

伯格曼法则(伯格曼I.) 环球新动态

2023-05-27 16:41:36来源:华南科技网


(资料图)

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伯格曼,I.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,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伯格曼,I.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,希望大家会喜欢哦。

[拼音]:Bogeman

[外文]:Ingmar Bergman (1918~  )

瑞典电影和话剧导演。1918年7月14日生于乌普萨拉一个路德教派牧师家庭,自幼酷爱戏剧和电影。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期间,经常参加戏剧小组或戏剧团体的活动。1944年离校到南方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。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《折磨》,1945年执导了第一部影片《危机》。此后又接连执导了《开往印度的船》(1947)、《监狱》(1949,又名《魔鬼的宠儿》)、《渴》(1949)等片。

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,伯格曼不仅在创作上日趋成熟,而且显示出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个人风格。他的绝大多数影片都是自己编写剧本,并往往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,他是最典型的作者电影的代表人物。这期间他的影片接连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,例如:《夏夜的微笑》(1955,次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)、《第七封印》(1957,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)、《野草莓》(1957,次年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)、《生命的门槛》(1958,同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)、《魔术师》(1958,次年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奖)、《处女泉》(1960,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)、《犹在镜中》(1961,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)、《冬日之光》(1963,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)、《沉默》(1963,获瑞典金甲虫奖)。

伯格曼对现代电影的贡献在于:他首先把影片的中心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,转向探索人的内心和灵魂;其次,他是哲理电影的先驱。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现代社会中人的境遇,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、生的痛苦、死的恐惧、孤独和人与人不能交流等问题,并为表现这些主题寻找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手法。

伯格曼在哲学上受存在主义影响,在剧作方法上受现代主义影响,在人性问题上受弗洛伊德学说影响,因而他在6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室内心理剧。如创作的《沉默三部曲》(《犹在镜中》、《冬日之光》、《沉默》)及《假面》(1966)、《耻辱》(1968)、《狼的时刻》(1968)等,这些影片不仅完全排除了故事情节、戏剧冲突,而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悲观绝望情绪,在有的影片里人与人已完全不能交流,唯一的交流只有性。

70年代,伯格曼继续在影片中表现生与死、人的孤独与疏离等主题,拍出了《呼喊与细语》(1972)、《面对面》(1976)、《秋天奏鸣曲》(1978)等片。1977年,他在慕尼黑拍摄了政治片《蛇蛋》,显示了他一贯的反法西斯立场。1982年拍摄的《芳妮和亚历山大》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。

伯格曼在国内有激烈的反对者。以B.魏德堡为首的一些作家、电影导演和评论家指责伯格曼脱离社会现实,故意制造有关瑞典的“拙劣神话和不加掩饰的异国情调”,目的是为了出口影片。

标签: